心衰肾损害病

发布时间:2016-02-16 发布人: 阅读

心力衰竭肾损害,临床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引发流血力学变化和神经内分泌变化,肾脏亦明显发生改变,出现肾脏血液灌注不足,肾内血流重新分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现象。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尿常规异常,肾功能减退,部分病例因心力衰竭时在左心房或左心室内形成的附壁血栓脱落而引起肾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是至今为止唯一发病率仍在增加心血管疾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到终末阶段的主要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肾损害当属中医“水肿”、“心悸”、“喘咳”、“痰饮”等的范畴。中医对心衰肾损害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气虚是心衰肾损害最根本的病机,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阳虚阳脱和气阴两虚。心衰肾损害则以气虚血瘀,阳虚水泛为基本病机,其诱因主要有过度劳倦,精神倦怠,和感受外邪,其危重症多属阳虚欲脱寒疑内生为主。

心衰肾损害病起于心而及肾,心气虚阳虚为始动根本,心主血脉,主一身之血,心气虚阳虚则血行无力而心血瘀滞。肾脏主水,又为五脏阴阳之根本,元阳不足,气化不利则水湿不利,使气虚血瘀,阳虚水泛,上凌心肺,外溢肌肤,标本俱病,虚实夹杂,病危重者,终将阴竭阳脱,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尿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是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由于白天患者常处于坐位或者立位,肾血流量较夜间卧位时进一步减少,故白天尿量常较夜间减少,尿比重较高,常在1.025-1.30之间。肾梗死: 心力衰竭可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引起肾梗死。

体征: 心悸,气短,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小便少,下肢浮肿。如见肾梗死时,可以出现腰痛,尿血。如利尿剂使用不当而见低钠血症时,可见乏力,神情淡漠,肌肉痉挛,低血压等。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心力衰竭相关尿检肾功能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原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和临床表现;出现全身浮肿,小便量减少,蛋白尿,管型尿(颗粒管型或上皮细胞管型),肾功能减退(肾前性),少数出现肾梗死。鉴别诊断: 肝硬化和肾损害时,可出现下肢水肿,高血压,该病造成肾损害可有长期高血压史。

辩证论治: 心气阴虚,用滋养气阴,方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心肾阳虚,用益气温阳,方药用以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气虚血瘀,用补益心气,活血化瘀,方药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阳虚水泛证,用温阳利水,方药用济生肾气丸加减。心阳虚脱证治宜益气固脱,方药用急服独参汤以补气固脱,或少选用当归补血药,参附汤回阳固脱,唇面指端青紫者,可融合西药治疗。选择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而使患者获得最好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