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

发布时间:2016-07-12 发布人: 阅读

肾炎有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等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疾病范畴,如肿胀、虚劳、尿血、腰痛、眩晕等。具体表现有以水肿重者,称为“肿胀”,有的水肿消退或无水肿,而以显微镜下尿液中蛋白—管型为主,或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定量低的病人表现有面色晄白,倦怠乏力,五心烦热,气血亏耗,属于祖国医学“虚劳”范畴;或以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为主者,皆从血尿论治。肾炎病人多伴有腰痛,“腰为肾之府”,故又应从“腰痛”中求之。血压高者肾炎出现头痛、眩晕,又属于“头痛”、“眩晕”门中的病症,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氮质潴留,出现贫血,恶心、呕吐,又当隶属于中医“虚劳”及“呕吐”门,总之,肾炎涉及病症较多,不可单从“水肿”一病考虑。下肢肿等应病症论治。

外邪袭肺,三焦气化不利,风寒湿热邪外侵,阻遏肺气,三焦气化不利,起病急,初时恶寒,发热或无热,咳嗽气逆,口渴,全身水肿,皮色光泽,以头面、颊、颈部为甚,尿少,舌苔薄白,质淡,脉滑或滑数,血压偏高,尿蛋白+++,有程度不同的血尿及颗粒管型。治则:宣肺、清热、利水。脏虚淤滞,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气滞水蓄,以腹水为主症者,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尿蛋白+++++,血浆蛋白低,胆固醇升高,可有管型等,症状:水肿,腹胀隆,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全身重着,口淡神疲,百咳,腰痛无力,大便溏。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舌体肥大,脉象沉缓或沉弱。治则:健脾,理气,利尿。脾肾阳衰:脾肾阳衰,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潴留,而成阴水。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肢重便溏,腰痛。或水肿反复发作,舌肿胖大色淡,苔白滑润,面色晦暗,神疲。脉象沉弱或沉迟,多见于慢性肾炎。尿液中大量蛋白质、管型。血液检查变化:血浆蛋白低下,胆固醇增高,治宜温肾阳,健脾利水。

蛋白尿是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但由于蛋白大量丢失,血浆蛋白低可出现全身浮肿,面浮气短,腰痛乏力等症状,应于“水肿”、“虚劳”、“腰痛”可探索治疗规律与方法。就临床观察,属于阳虚及气阴两虚者,可以温补脾肾,益气滋阴,而使蛋白尿消失或减少。属于湿热蕴蓄者,宜清热到湿,湿热除则蛋白随之消失。因此,治疗蛋白尿,可以概括为补、清、利之法。继补法已有肾气方,现将气阴两虚及湿热蕴蓄的辨证论治阐述如下。气阴两虚,湿热蕴蓄。

热侵下焦,灼伤血络,身热小便短或黄,手足心热,尿急尿频,或以血尿为主,脉滑数,舌红苔干,多见于泌尿系感染。尿检红细胞多见或肉眼血尿,有大量白细胞及少量蛋白,管型者,属于热传下焦(膀胱),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肾炎、血尿与感染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为肾炎血尿已消失,若发生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峡炎、尿路感染或皮肤起脓疱疮等,血尿即加重。治疗此类血尿,必须用清热解毒之法。